学者观点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学者观点 >> 正文
黄凯南: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4日 08:42    作者:    点击:[]

 

2016517,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关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表重要讲话,在谈到学科体系建设时不仅分析了当前的发展现状,也就如何进一步不断健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提出殷切希望。今年6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发布《关于组织实施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等研究专项的通知》,受到学界广泛关注。近两年来,我国各高校科研机构在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上开展了哪些有效的举措?山东大学(威海)副校长黄凯南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记者:学科建设,对于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具有怎样的必要性?


黄凯南: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驱动力。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的学科群。在资源约束下,一流学科的形成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发演进,还需要有效顶层规划和建设。学科建设涉及多任务和多主体的协同发展,是长期和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学科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服务社会、对外合作与交流、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和条件建设等。我们的学科建设,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扎根中国沃土,以中国问题为导向,运用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积极吸收人类社会的各种先进文明成果,发挥主观能动能和体制机制优势,通过创新驱动推动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加强学科建设是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科学体系必然选择。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已经基本确立,但存在不足,并提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军事、党建等各领域,囊括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诸多学科。您是如何理解在健全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不同类型的学科,如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前沿学科、冷门学科等,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


黄凯南: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已经基本确立,但是质量还必须持续提高,结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传统学科面临老化和碎片化的问题。一些传统学科的知识更新速度缓慢,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在资源配置方面,由于传统学科依然占据强势地位,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发展投入和发展动力还较为欠缺,冷门学科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消亡的危险。由于管理体制机制的固化和创新动力的不足,学科间的壁垒依旧比较顽固,学科间的界线难以打破,学科交叉和融合还不够。

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过程中,必须积极推动传统学科“老树发新芽”,重视新兴学科的培育和发展,增强前沿学科的创新驱动力,扶持和保护冷门学科,创新体制机制,打破学院间、学校间和学科间的界限,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这需要优化学科结构布局,构建不同类型学科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多元共存的学科生态系统。


记者:据您观察,在我国高校、科研机构中,学科体系建设在认识上和工作开展中存在哪些问题需引起重视?请您谈一谈,如何根据时代发展需求,针对学科类型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工作?


黄凯南:当前学科体系建设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科学研究的评价过于单一,唯论文论的评价倾向还长期存在,职称评定中还存在论文数量的硬性规定;师资队伍建设过分强调人才“帽子”,以“帽”取人的倾向较为严重,一些“帽子”(例如,长江学者、杰青)有终身化的倾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尤其是博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存在整体下降的风险。许多学校将博士生作为论文发表的生力军,将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作为获取毕业论文答辩资格的条件,导致大量博士生一入校就进入论文发表的竞争中,科学研究过于功利化和短期化,创新能力呈下降趋势。

当前,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需求,针对不同学科类型,有的放矢开展健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工作。学科建设必须处理好以下三种系:首先是,必须辩证看待中国特色和国际化的关系。应该坚定“四个自信”,坚信越是中国特色的研究越具有全球价值,必须扎根中国沃土,以中国问题为导向,创新理论方法,讲好中国故事,积极在国际学术平台上传播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升学科国际话语权;第二,必须处理好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和前沿学科等的关系。传统学科需要加快学科转型升级,坚决淘汰一部分落后学科“产能”,加强学科资源整合,有效解决学科老化和碎片化问题。新兴学科需要加大培育力度,在学科建设中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前沿学科需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和支持原创性研究。第三,必须正确处理好热门学科和冷门学科的关系。对热门学科的发展要更加冷静、理性和客观,切记打造学科泡沫。对冷门学科必须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支持,避免一些有价值的冷门学科因长期被忽视而消亡。


记者:近两年来,山东大学在健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工作中,有哪些认识和具体的创新性实践?


黄凯南:近两年来,在健全哲学社会学科体系工作中,山东大学深入实施“学科高峰计划”,着力建设一流学科。具体包括:在“学科高峰计划”的指导下,积极实施“学科激励计划”和“学科整合计划”,着力解决学科老化、碎片化问题,利用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例如,在经济学领域,积极发展法经济学和语言经济学等新兴交叉学科;积极实施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弘扬“文史见长”的学科传统,大力推动中国古典学术研究,参与打造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等高端学术平台,积极培育“山大学派”,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做出贡献。


(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清俐)

原标题: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不断健全——访山东大学(威海)副校长黄凯南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2018828


上一条:黄凯南: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与动力机制 下一条:黄凯南:演化增长视角下的新旧动能转换

关闭